• <nav id="m2q4i"><strong id="m2q4i"></strong></nav>
  • <nav id="m2q4i"><strong id="m2q4i"></strong></nav>
  • <menu id="m2q4i"></menu>
    <nav id="m2q4i"></nav>
    注冊
    建材聯合會

    您當前所在位置:

    建材行業十大科技突破領軍人物 | 何小龍:水泥工業追夢人

    來源: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公眾號  撰稿人:  發布時間:2023年08月16日 瀏覽:
    摘要:

    為進一步發揮先進的示范帶動作用,講好建材行業中不斷涌現的科技企業和科技人物的創新故事,更好地樹立科技創新典范,推動行業科技創新進步,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和主管主辦的《中國建材》雜志特同時開設專欄,力求走進企業,走近人物,挖掘“雙十”企業和人物背后的生動故事,多角度報道他們的突出成就和重大貢獻。本期走近2022年度十大科技突破領軍人物——何小龍。

      編者按 為深入貫徹科技強國戰略,營造科技創新的濃厚氛圍,發揮科技創新在實現“宜業尚品、造福人類”建材行業發展目標及建材行業綠色低碳安全高質量發展中的支撐作用,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于2021年起開始評選建材行業“十大科技突破領軍企業”和“十大科技突破領軍人物”(簡稱“雙十”)。

      這些年度領軍企業和領軍人物是全行業落實“宜業尚品、造福人類” 建材行業新發展目標的縮影,對突破“卡脖子”瓶頸、推動建材行業綠色低碳、安全高質量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全行業和社會上產生了廣泛和積極的影響。

      為進一步發揮先進的示范帶動作用,講好建材行業中不斷涌現的科技企業和科技人物的創新故事,更好地樹立科技創新典范,推動行業科技創新進步,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和主管主辦的《中國建材》雜志特同時開設專欄,力求走進企業,走近人物,挖掘“雙十”企業和人物背后的生動故事,多角度報道他們的突出成就和重大貢獻。本期走近2022年度十大科技突破領軍人物——何小龍。

      全國建材行業2023年度“十大科技突破領軍企業”“十大科技突破領軍人物”推選工作已經開始,歡迎大家申報、推薦。

       就在筆者成稿時,得知他剛剛調任中國建材集團數字化管理中心工作,不再兼任天津水泥院董事長一職。

      1988年進入天津水泥工業設計研究院(以下簡稱“天津水泥院”)后,何小龍一路從技術工作一線到公司管理崗位,三十五載年華付與天津水泥院,付與水泥工業。

      水泥工藝專業出身的他,對水泥行業一直有一個夢想:產品是綠色的,制造是智能的,行業是受人尊敬的……任職天津水泥院院長、董事長以后,他更以深厚的學術造詣、豐富的工程經驗和企業管理經驗,推動水泥行業綠色低碳發展,也不斷促進基礎建材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

      獲評“建材行業2022年度十大科技突破領軍人物”,是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對其上一年度科技創新工作的肯定,更是對其三十余年不遺余力推動水泥工業轉型升級的贊許。

      水泥技術裝備國際領先的推動者

      5月中旬,天津水泥院承辦了一場大型活動:第七屆世界智能大會平行論壇——數字賦能制造峰會暨中材國際首屆水泥綠色智能發展峰會。500余人的參會代表中,包含33個國家的160多名外賓。很多人驚訝于現場有那么多的外賓,峰會現場播放的所有宣傳片,也都以英語配音,輔以中文字幕。

      峰會參會人員報到的那天,何小龍幾乎一直站在簽到處附近,迎接遠道而來的賓客。

      作為中國水泥行業“走出去”的領軍者,天津水泥院堅決踐行“一帶一路”倡議,以“中國技術+中國標準+中國裝備+中國服務”為核心競爭力的工程總承包模式,率先帶領中國技術和中國制造走向了世界。

     

    打造裝備制造數字加工共享平臺

      近年來,何小龍帶領公司一直致力于水泥技術與裝備的攻關,持續取得突破性成果。作為“新型干法水泥低碳智能制造關鍵技術及裝備開發與應用”項目負責人,他帶領團隊攻克了低能耗水泥熟料燒成、廢氣污染物深度治理、全流程數字智能控制等關鍵核心技術,實現了水泥熟料生產過程減污降碳,燒成熱耗低于640kcal/kg.cl,熟料綜合電耗低于41kWh/t.cl,余熱發電量大于29kWh/t.cl,單位碳排放量降低10%,整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其中綜合能效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獲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中國硅酸鹽學會建筑材料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天津市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中國建材集團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全面應用該成果建成了獲得中國工業大獎的槐坎南方等一批綠色低碳示范線。

      “新型干法水泥低碳智能制造關鍵技術及裝備開發與應用”項目工程應用后,與能耗限額標準的新建水泥生產線限額準入值相比,熟料生產過程燃料消耗和電力消耗均顯著下降,綜合能耗整體降低約15%。按7500t/d生產線計算每年可節省標準煤3.99萬噸,節省工業用電5390萬度,每年減少CO?排放15.6萬噸。

      該項目技術在國內外多個工程項目中應用,近三年新增銷售收入664366萬元,新增利潤174655萬元。目前全國生產線平均能耗指標為熟料燒成系統熱耗約735kcal/kg.cl,熟料綜合電耗約52kWh/t。采用智能化控制技術后,該生產線實際勞動定員僅為65人,遠低于常規生產線120人的定員要求,每年可為水泥企業減少人工成本440萬元。

      

    槐坎南方項目

      作為水泥技術裝備自主研發的帶頭人,何小龍還主持了“立式輥磨系統流場梯度設計及高效節能關鍵技術”研發,攻克立式輥磨系統流場梯度設計及高效節能關鍵技術,中等易磨性物料系統電耗降低7%~13%;主持開發外循環生料立磨終粉磨系統,提高粉磨和選粉效率,系統能耗降低3kWh/t~4kWh/t;主持“鋼渣/礦渣輥壓機終粉磨系統技術及裝備研制”,改進設備結構,優化工藝流程,開發高磨蝕性超細物料動靜組合式選粉機及設備耐磨技術,實現了輥壓機終粉磨系統生產礦渣/鋼渣微粉。以上3項成果均獲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中國硅酸鹽學會建筑材料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據了解,粉磨優化提升技術已有8條生產線投運,年生產能力400萬噸,與當前主流的立磨系統相比,可節電約4kWh/t。目前已經投產的鋼渣/礦渣輥壓機終粉磨系統,每年可節電約1600萬度,節約電費約960萬元。輥壓機輥面壽命提高到近4000小時,約為礦渣立磨輥面壽命的兩倍。

      企業技術管理創新的引領者

      何小龍一直強調要通過技術創新提升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堅持以“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思想為先導,將眼光聚焦在可持續發展道路和循環經濟發展模式的探索。在他的帶領下,天津水泥院一直運行不設上限的研發投入體系,全力保障技術創新資金投入。數字化轉型也是如此。

      “傳統產業必須應勢而變,新興產業要順勢而為?!痹诤涡↓埧磥?,70歲的天津水泥院,創新的基因與生俱來?,F任天津水泥院副總經理劉濤是天津院數字化第一人,在CAD時代,他用參數驅動圖形設計,那是上世紀90年代的事。 

      2008年,天津水泥院出現專業興趣小組,2016年至2017年,具備了設計向數字化轉型的條件?!敖ú男袠I還未緊鑼密鼓地推進數字化轉型,我們已經開始數字化轉型的實踐探索,模式就是BIM加智能化、加服務,并且寫進了報告和未來的發展戰略當中?!焙涡↓堈f。

      2017年7月,何小龍就任天津水泥院院長,當年9月成立數字化工程技術研究所(以下簡稱“數字所”)。

      他在很多會議、不同場合中講數字化。有些人覺得云里霧里,感覺雙腳不落地?!澳菚r的確很難,大家看不到成果,看不到未來的樣子?!比欢?,潛意識里的“變革”催生了何小龍的想象力和冒險精神,他也深知,當有人還在前行的路上左顧右盼,等于為奮斗者讓開了路。他篤定的數字化信心,源于劉濤率領的團隊給予他太多的感動和力量。

      2018年,天津院的銷售收入提升,有了更多的資金投資數字化,相應的人才也不斷納入麾下。

      在劉濤看來,何小龍是數字所的產品經理,幾乎所有產品的策劃和技術方案的討論,他都深度參與。數字所成立前三年,只要不是出差,何小龍幾乎都泡在所里。

      作為企業負責人,何小龍率先推進數字化轉型,天津水泥院成為行業最早大規模推進全專業數字化三維正向協同設計和工程建設全生命周期數字化管理的企業,實現了數字賦能工程和服務。

      他直面挑戰,打破傳統設計院專業所的模式,成立多專業綜合設計所,成立設計中心和數字化所,實現了全專業在同一個模型上面的高效協同工作。

      他組織實施對下屬7家裝備制造工廠進行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級,裝備制造全過程、全要素數字化管理及自動化加工,制造車間少人化或無人化,并在公司各制造基地推廣。

      “工業4.0是目標,大環境已經改變,不變沒出路?!焙涡↓堈J為,依靠數字化賦能,去改變自己的能力,產生新的業務,并且堅持對標世界一流。這是天津院必須堅持的方向。

    產品碳標簽證書

      行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的先導者

      作為天津水泥院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的總設計師,何小龍帶領團隊自主開發了工業互聯網賦能與服務平臺、水泥裝備數字化制造平臺、建材行業碳達峰碳中和公共服務平臺,實現了全級次、全業務領域、全生命周期、全要素的數字化管理,開啟了水泥工廠“智能設計”、工程項目 “智慧建造”、生產線 “無人工廠”的水泥行業數字化轉型。

      從2018年開始,天津水泥院全面推廣三維正向設計,同時發布工程數字化平臺。數字化工程EPC最初試點應用是蕪湖南方水泥和阿聯酋JSW。目前,EPC項目全業務鏈、全要素上平臺管理,所有供應商、分包商線上協同,實行的是平臺化管控,50多個EPC項目落地。

      2019年年底,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印度SINDRI項目正在建設中。在項目團隊人員無法到達現場的情況下,基于平臺和裝備三維模型對立磨的安裝過程進行完整的模擬仿真,團隊制定了安裝計劃。每一零部件的模型、數據和任務一一匹配,集成安裝圖紙、說明書、視頻、質量要求等,完成了數字化的遠程指導安裝。

      傳統的二維設計,一般的三維設計,需要三到四周的時間,而這款軟件三天就可解決問題。它較傳統二維設計工程造價工作量減少90%以上,真正做到了提質增效。

      “生料庫車間的結構建模,要完成近六七萬根鋼筋的準確建模,不僅工作量大,質量也較難把控,數字所歷時近四個月,研發出第一款自動建模軟件——混凝土筒倉智能設計軟件?!焙涡↓埥榻B,利用這款設計軟件,通過交互界面參數輸入,可自動完成混凝土建模、鋼筋建模、自動出圖、自動生成下料單。

     

    “雙碳”數字化公共服務平臺

      他還主持了工信部重點課題“原材料行業工業互聯網賦能與服務平臺”,并自主開發了數字設計平臺、數字建造平臺、裝備智能制造平臺、數字礦山平臺和雙碳數字化平臺等五大工業互聯網平臺,并全面應用落地。獲得發明專利4項、軟件著作權50項,工程數字化平臺、數字化交付平臺等4款成果分別入選了工信部的試點示范案例,相關成果獲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優秀成果一等獎、建材機械行業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原材料行業工業互聯網賦能與服務平臺”項目的研發實現了建材行業全生命周期、全要素的數字化管理,從數字設計、數字建造、數字交付到數字運維,實現勞動生產率較行業平均水平提升45%以上,累計新增利潤4100萬元,新增稅收410萬元。

      為響應國家“雙碳”目標的戰略實施,滿足建材企業綠色發展的需求,何小龍帶領團隊自主開發了建材行業雙碳數字化公共服務平臺,面向政府、行業、企業,提供管、算、評、改的一站式綠色低碳服務,在40多個工程項目中應用推廣;以上饒中材為試點,打造了管理數字化、加工自動化、控制云化的智能制造解決方案,實現減員50%,節省成本1400萬元。

      正如中國建材集團董事長周育先所說,數字化轉型是必答題,而不是選擇題。它關乎企業生存和長遠發展。為推動水泥行業綠色低碳轉型發展和基礎建材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發展,何小龍及其團隊從未停下追夢的腳步。 

      就在筆者發稿時,得知他剛剛調任中國建材集團數字化管理中心工作,不再兼任天津水泥院董事長一職。

      2023年是中國建材集團數字化轉型元年,轉戰集團數字化管理中心后的何小龍,其數字化管理理念和經驗將發揮出更大的效能。

    責任編輯:褚贊贊
    分享文章到:
    0
    瀏覽次數:
    】 【 打印本頁】 【 關閉窗口

    版權與免責聲明:
           本網站注明“來源:中國建材信息總網”的文本、圖片、LOGO、創意等版權歸屬中國建材信息總網,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建材信息總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無意在本網發布,請在兩周內與本網聯系,本網經核實后可立即將其撤除。
    京ICP證040699號-1
    因特網信息服務:電信業務審批[2004]885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4070號 廣告經營許可證:京海工商廣字第9990號
    中科匯聯承辦,easysite內容管理系統,portal門戶,輿情監測,搜索引擎,政府門戶,信息公開,電子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