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v id="m2q4i"><strong id="m2q4i"></strong></nav>
  • <nav id="m2q4i"><strong id="m2q4i"></strong></nav>
  • <menu id="m2q4i"></menu>
    <nav id="m2q4i"></nav>
    注冊
    資訊
    您當前所在位置:

    英國首次使用低碳混凝土建設防洪設施

    來源:Arcas & Cailisto  撰稿人:  發布時間:2023年08月21日 瀏覽:
    摘要:

    隨著氣候變化逐漸加劇,部分地區經歷著酷暑高溫和山火,另一部分地區則經歷著因強降雨引發的洪澇災害,氣候變化帶來的自然災害已經變得越發頻繁。為了保護人民生命和公共財產,建設和加固抵御自然災害的基礎設施,成為城市建設中不可或缺需要考慮的部分。

      隨著氣候變化逐漸加劇,部分地區經歷著酷暑高溫和山火,另一部分地區則經歷著因強降雨引發的洪澇災害,氣候變化帶來的自然災害已經變得越發頻繁。

      為了保護人民生命和公共財產,建設和加固抵御自然災害的基礎設施,成為城市建設中不可或缺需要考慮的部分。

      然而,建設就意味著會釋放更多的二氧化碳,加劇全球氣候變暖,這嚴重違背了設施建設的初衷。因而,盡快將低碳技術引入到基礎設施建設中顯得尤為必要。

      ??怂_姆(Hexham)是英國諾森伯蘭郡的著名旅游勝地,游客可以在這座可追溯到1793年的磚石拱橋上看到鮭魚跳躍。

      然而,2015年12月 "德斯蒙德"風暴帶來的強降雨使得泰恩河在諾森伯蘭郡??怂_姆鎮中心以北決堤,導致位于河對岸的橋端工業區(Bridge End)和泰恩米爾斯工業區(Tyne Mills Industrial Estates)全部被洪水淹沒,包括企業、當地服務機構和房屋在內的90處財產受到影響。彼時的??怂_姆地區還沒有防洪設施。

      隨著氣候變化的加劇,防洪設施搭建計劃隨之展開。

      英國環境署、BAM Nuttall、奧雅納(Arup)和塔馬克(Tarmac)在??怂_姆防洪計劃(Hexham Flood Alleviation Scheme)工程中成功試用了兩種低碳混凝土混合物,這在英國是首次。

      作為減少碳足跡計劃的一部分,這個耗資650萬英鎊的??怂_姆防洪工程在防洪墻上使用了低碳混凝土。

    圖片來自New Civil Engineer

      英國環境署(EA)表示,防洪工程一半以上的碳足跡來自于工程建設過程。使用Tarmac開發的低碳混凝土,一種新型波特蘭石灰石混合物,不僅幫助提高??怂_姆對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同時也幫助該組織實現其凈零目標。

      到目前為止,與標準混凝土混合料相比,該試驗已實現了積極的碳減排,每立方米混凝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同比常規混凝土,最多可減少70%。

      Tarmac公司首次在??怂_姆洪水緩解計劃的永久性工程中成功試用了兩種低碳混凝土混合物。

      這兩種超低碳混凝土由塔馬克公司根據新的規格和抗壓強度等級C32/40研發而成,目前構成了新防洪結構的基礎和墻體,來保護和減輕該鎮未來因洪水造成的損失。

    圖片來自New Civil Engineer

      Tarmac公司使用的新型混凝土之一是波特蘭石灰石三元水泥C VI,由新的水泥標準BS EN 197-5 引入。這種混凝土有三種膠凝成分,包括水泥熟料、磨細高爐礦渣(GGBS)和最多20%的石灰石填料,以替代部分GGBS。與標準的CEM I相比,它可減少64%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第二種新型混凝土是堿活性膠凝材料 (AACM),其膠凝成分中GGBS的含量超過95%。堿活性膠凝材料產品的標準仍在制定中。與標準CEM I相比,這種混合物可減少7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這兩種混合料都經過了新拌和硬化性能測試以及一系列長期耐久性測試。它們的碳足跡是通過BSI PAS2080 規范計算得出的,該規范是評估混凝土生命周期內溫室氣體排放量的一種方法。

      這種超低碳混凝土替代品的試驗將使環境局未來的防洪工程建設更加可持續,同時降低含碳量。

      這些試驗還將支持向更廣泛的建筑行業提供新型可持續混凝土產品。

      在??怂_姆進行的低碳混凝土試驗作為一個絕佳的例子,不僅幫助建設防洪設施,以更好地保護社區免受洪水侵襲,同時也關注可持續性、環境和減少碳排放。

      ??怂_姆的防洪計劃預計將于2023年夏季完工,屆時將新建約600米的防洪墻和草堤,從而降低泰恩河帶來的洪水風險。

      之后,也會對該工地進行嚴格的測試和監測,以證明混凝土混合物的長期耐久性和適用性,并通過收集的數據深入了解低碳解決方案的未來使用情況。

    責任編輯:褚贊贊
    分享文章到:
    0
    瀏覽次數:
    】 【 打印本頁】 【 關閉窗口

    版權與免責聲明:
           本網站注明“來源:中國建材信息總網”的文本、圖片、LOGO、創意等版權歸屬中國建材信息總網,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建材信息總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無意在本網發布,請在兩周內與本網聯系,本網經核實后可立即將其撤除。
    京ICP證040699號-1
    因特網信息服務:電信業務審批[2004]885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4070號 廣告經營許可證:京海工商廣字第9990號
    中科匯聯承辦,easysite內容管理系統,portal門戶,輿情監測,搜索引擎,政府門戶,信息公開,電子政務